在刚刚过去的兔年春节期间,伴随着居民出行旅游的热情逐渐升温,文旅产业的发展迎来了久违的热潮。
文化和旅游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同比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实现国内旅游收入3758.43亿元,同比增长30%,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73.1%。
文旅消费的回暖,离不开各类惠民政策的相继推出,也离不开银行业“输血”“强心”“固元”多管齐下的支持。工商银行主动加大信贷支持力度,深化金融与政务、产业、消费的联动,着力培育壮大文旅市场主体,为文旅产业再出发、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工行力量。
【资料图】
携手共办旅发大会
助力文旅行业元气恢复
办一次会,兴一座城。新年伊始,湖南郴州各界就热火朝天地投入到第二届湖南省旅发大会的筹备誓师工作。
“开年就开工!”为助力这场精彩盛会,工行湖南郴州分行与当地政府及企业密切合作,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对接飞天山旅游文化产业园、高椅岭旅游区一期提质、郴州天堂温泉人文景观以及汝城红色旅游等文旅项目,累计投资金额近10亿元。
近年来,工商银行拿出真金白银助力郴州旅游板块发展,截至目前,该行已投放、审批及报批中的相关贷款总额达76亿元。
“这笔金融活水,主要注入郴州的‘千百十一’工程,推动城市提质、景区升级、乡村振兴、产业发展。”该行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在刚刚过去的2022年,该行牵头筹组银团为宜章莽山发放贷款9亿元,用于景区向国家5A级旅游景区标准提档提质;以特定资产收费权质押融资方式为资兴东江湖申请项目融资15亿元,用于景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环境综合提质。
《金融时报》记者从工商银行了解到,近年来,该行与文化和旅游部加强银政合作联动,积极发挥各自优势,推动重点文旅项目落地,加强对文旅企业的金融支持,有效激发了多地文旅投资消费的潜力和活力。
擦亮地域美食招牌
让“舌尖经济”有味更有为
手抓羊肉、河州包子、发子面肠、河沿面片、黄河鲤鱼……这些独具临夏特色的地域美食,混合着当地浓浓的人情味和烟火气,是外地游客最爱尝鲜的临夏味道。
甘肃临夏,古名河州,自古就是多民族文化碰撞交融之所。千百年来,临夏各族群众相互学习借鉴,对当地美食进行改良和创新,使临夏美食的知名度、美誉度不断提升。
近年来,临夏坚持把美食产业作为县域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的核心产业,通过成立行业协会,挖掘链条企业,加快品牌化、标准化、数字化发展,取得了良好成效。目前,临夏在全国开办的餐饮门店高达3万多家,带动了17万人就业。
为进一步做大做强临夏美食百亿元级产业,促进美食产业与文旅产业融合发展,当地政府正积极尝试“破题”:申报争创临夏美食地标名称,开展“临夏美食地图”建设,打造具有代表性的临夏美食街区、小镇、风情线……
在此过程中,工商银行临夏分行积极发挥金融力量,以真金白银扶持当地美食产业提质升级。目前,该行已为临夏重点产业平台授信20亿元,为州内1700余户发放了美食产业创业贷款。
“下一步,工行将继续加大对文旅产业的支持力度,助力推动临夏美食走向全国各地,让‘河州味道’延续千年的金字招牌越发耀眼生辉。”该行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
“鱼桑”激活新业态
提升假日经济绿色含量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绿色生态发展成果加快落地见效,假日旅游经济的绿色含量也越来越高。
桑基鱼塘作为我国古老的循环农业生产模式,已成为世界传统循环生态农业的典范和宝贵的农业文化遗产。在浙江湖州南浔区,这里有着中国传统桑基鱼塘系统最集中、面积最大、保留最完整的区域,独特的鱼塘景观吸引了大批游客,成为区域特色生态旅游样本。
“由于生物多样性项目大多属于公益或准公益性质,项目周期长,短期内经济回报不明显,难以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工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告诉《金融时报》记者,为扶持南浔桑基鱼塘产业发展壮大,工行湖州分行积极发挥金融资源配置功能,通过“环境保护+产业运营”的运作模式,用项目收益实现内部反哺,为桑基鱼塘产业提供授信资金支持,促进生态价值转化。
为充分激活“鱼桑”共富基因,近年来,工商银行积极助力构建蚕、桑、鱼等产业联盟,辐射带动蚕农增收致富;支持生态鱼、生态米、生态果桑、生态菱等一批生态产品基地建设;支持高新技术企业挖掘桑基鱼塘系统科研要素,提升蚕桑产品附加值,不断丰富生态经济内涵。
“同时,我们为乡村旅游持续提供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信贷资金,助力完善道路建设、水上交通建设、村容村貌整治等各个方面,让生态文旅真正赋能乡村振兴。”上述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