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介绍韩国烧酒的发展历史之前,先说说何谓韩国烧酒?
韩国烧酒韩文为“소주”,专属的英文名为“Soju”,它的酒精度数一般在18°—22°之间,主要以大米,也会使用小麦、大麦或甘薯等原料,目前主要采用稀释法(先制作酒精再稀释的方法)酿制的颜色透明的低度蒸馏酒,现在是全世界消耗量最高的烈酒。
烧酒在韩国的传播与发展
(相关资料图)
有关烧酒何时传入韩国的历史记载并不明确,但是据推测,大约在1300年高丽后期,烧酒经由元朝传入韩国。忽必烈远征日本时,将韩国的开城作为蒙古人的大本营,将安东和济州岛作为作战基地,主要在这些地区开始酿造烧酒。由此推断,烧酒是在高丽后期,经由元朝传入韩国的。
朝鲜时期李圭景所著的《五注衍文》记载了“我東亦有二次重燒者,曰‘還燒’,酒名,曰‘甘露’。一次燒者,名曰‘燒酎’或曰‘露酒’,自高麗始也。”据这此可知,自高丽时期人们就开始饮用烧酒。
传播初期,烧酒只有贵族才能饮用,也被当成药来饮用,不久后迅速传入百姓家,人们开始在家里酿酒,这时的酿酒原料为大米、小麦、大麦等。
烧酒的广泛传播,得以让酿酒行业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朝鲜半岛的粮食问题,以至于要颁布禁酒令。中宗(在位1506—1544年)时,为了限制大米的消费,下达了禁酒令。之后英祖(在位1724—1776)也以同样的理由下达了禁酒令。
到了近代,烧酒蓬勃发展。1916年,韩国酿造烧酒的工厂多达28404家。但由于日帝强占期的搜刮政策,即为了得到酿造税,使得一般民众的烧酒制造被禁止,阻断了烧酒发展的命脉。1920年,烧酒工厂锐减到3175家,其中76%的工厂实际是日本人经营的企业。
1961年,韩国恢复到战前水准,并颁布“酒税法”将烧酒分成蒸馏式和稀释式。1962年修订了《酒税法》,该法明确规定禁止酿造烧酒,用大米等粮食酿酒属于非法行为,从那时起,烧酒主要的制造方法变成了用水稀释酒精并加入香料。
1964年立法禁止使用谷物酿造蒸馏式烧酒。
1965年1月实施“粮食管理法”,禁止以粮食为原料制造酒类。所有烧酒制造业中断蒸馏式制造,改用稀释式来代替。用价格低廉的玉米和红薯制造酒精,再将酒精稀释,这样的烧酒逐渐成为代表性的国民酒。这些措施当时是为了应对粮食危机,但也从这时开始“韩国的烧酒就是稀释式的烧酒”。
1972年,韩国推动经济结构改革直到1997年经济危机前,烧酒市场重换生机,传统蒸馏式烧酒也重新登上历史舞台。可是在市面上流通的烧酒大部分仍是稀释式的烧酒。
1968年,韩国烧酒出口越南后,如今已销往80多个国家。其中在日本烧酒市场上接受广泛。2001年,韩国真露烧酒进入中国市场北京老字号饭庄东来顺。
“2007年酒博会”上,韩国酒类企业第一次组成国家展团参加海外展览,巨大的中国市场引起了韩国酿酒业的重视,近年来,韩国烧酒随着韩流的影响,在中国的销量也在不断增加。
2015年起,韩国开始出现以鸡尾酒概念制成的水果烧酒。
——完——
标签: